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價值觀調查報告4篇

價值觀調查報告4篇

本文目錄價值觀調查報告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優秀調查報告關於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

人們通常所使用的價值觀概念,是價值觀念的簡稱,常常是特指關於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的系統。或者,更確切地説,價值觀是指在對客觀事物或現象進行是或非、有意義或無意義、值得接納或不值得接納判斷時所依據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準則或尺度。價值觀具有一般觀念的共性,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但又與一般觀念不同,具有時代性、羣體性、穩定性、凝聚性和規範性等特點。

價值觀調查報告4篇

青年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生是青年中文化知識水平最高的一部分,思維活躍,思想豐富,將成為日後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價值觀對未來個人的發展、社會的變革與進步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研究在校大學生價值觀是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在校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分析

在查閲了大量資料,借鑑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並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將在校大學生價值觀所涵蓋的基本內容具體化為政治觀、擇業觀、戀愛家庭觀、道德觀、消費觀、法制觀、友誼觀和金錢觀共8個觀念,設計編制了價值取向調查問卷,對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在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515份,收回有效問卷494份,其中男生274人,女生220人。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目前高校學生的價值觀主流是好的,符合社會主導的價值觀,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政治觀

調查反映出大學生有明確的政治態度和較高的政治熱情,對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態度是肯定的,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是積極的。80.13%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工作仍然需要黨的領導”;對“一個人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作風”這一觀點持肯定態度的,達到調查總數的74.33%。但對有些問題認識不清,如有8.71%的學生認為“政黨是階級鬥爭的產物,與經濟無關”,7.81%的學生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實行民主集中制沒有什麼關係”。

2.擇業觀

在擇業方式上,74.55%的大學生期望通過“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方式就業,18.75%的學生希望到“人才市場招聘”,還有2.90%的學生選擇“親朋好友介紹推薦”,僅有3.79%的學生仍然希望通過“國家統一分配”就業。從擇業標準與擇業類型上考察,當代大學生擇業視野更加開闊,職業興趣與經濟收入對擇業方向具有重要影響。62.28%的學生在“你願意到哪種企業工作”的問題上,選擇了“只要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哪工作無所謂”。另外,60.04%的大學生認為“跳槽是為了尋找一個更理想的職業和單位”,説明大學生的擇業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在擇業信心考察中,47.32%的學生對畢業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充滿信心,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僅有13.62%的學生“沒有信心,感到茫然”。

3.戀愛家庭觀

在選擇戀人的第一標準上,64.73%的學生把“人格品德”作為選擇的第一要素,僅有2.23%的學生選擇“對方或家庭的社會地位”。在婚戀自主的考察中,有83.93%的學生在選擇戀人時“重視父母的意見,但關鍵在於自己”;僅有7.59%的學生對父母的意見“非常重視並起到決定性作用”。在對待婚外戀現象上,26.23%的學生表示“不理解也不贊同”,63.90%

的學生表示“理解但不贊同”,僅有9.87%的學生“理解並表示贊同”。對未婚同居現象,除21.30%的學生表示“不理解不贊同”外,高達78.70%的大學生認為“可以理解”,甚至18.26%的學生“理解並贊同”。這表明我國性知識的教育雖然較為普及,但性道德教育還有很大欠缺。

4.道德觀

在道德認識方面,54.24%的大學生認為“先進人物之所以先進就在於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矛盾時,個人服從集體”。從道德標準而言,大學生對社會道德危機表現出憂慮,有50.00%的學生認為“在現代社會,好人比能人更可貴”,31.70%的學生認為“現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很難説清”。在道德行為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社會生活的現實,恪守社會道德規範,70.79%的大學生認同“義利不能兼顧時,應該舍利取義”。

5.消費觀

在消費方式上,僅有6.47%的大學生認為“一個人的消費可以顯示他的地位和大度”,70.09%的學生崇尚“一個人應該能掙會花”,雖然會花的內容千差萬別,但應自力更生、量力而行,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而對“朋友聚會用餐,應該各自付賬”有23.44%的認同率,則表明當代大學生正在逐步擺脱傳統理念,走向實際。調查中,對“在保持基本生活費的情況下,如果你的手頭還有餘錢,你的選擇”問題答案是:34.68%的學生用於“文化教育”投資,21.17%的學生選擇“休閒娛樂”,19.14%的學生選擇“股票投資”,另有15.99%的學生“儲蓄”起來,僅有9.01%的學生選擇“購物享受”。

6.法制觀

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理論、觀點、原則、方法是認可的。64.73%的學生同意“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這一觀點,81.51%的學生認為“許多人違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執法不嚴”。但令人驚訝的是有76.56%的大學生同意“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最好用私了的辦法解決”。這一數據與他們在調查中表現出的較強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是相悖的。一方面他們認同法制原則,渴望法制平等,崇尚法制的嚴肅,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法律制度的不信任或不信賴。如何引導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是擺在高校學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7.友誼觀

調查中有76.56%的大學生認為“人與人之間主要是責任關係而非利益關係”,當問到“有朋友邀請你參加其結婚慶典,可是任何一位來賓你都不認識”時,83.26%的人選擇了“願意去認識他們”,而僅有16.74%的人會“藉故拒絕”。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青年學生對人際交往有正確的認識,認為人與人之間必須依靠真情而不是靠金錢和權勢維繫感情,同時也願意不斷結識新的朋友,擴大自己的社交範圍,有着積極、坦誠的友誼觀。37.05%的學生在交友態度上較為拘謹,不願意主動結交陌生人,在人際交往上顯得保守。還有20.89%的學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認為金錢、利益高於友誼。

8.金錢觀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有58.26%的大學生能正確面對金錢,認為金錢同世間萬物一樣具有二重性,金錢有它的重要性,但錢在人生選擇中處在次要位置。僅有12.28%的學生認為“金錢是萬能的”;當問到“掙錢越多越好嗎”,有37.78%的學生同意此觀點,同時有37.33%的學生否定了此觀點;58·48%的學生認為“人們上班工作的目的”並不光是為了掙錢,還有對事業和理想的追求,僅有20.09%的學生認為“人們上班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分析

經過以上對大學生價值觀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學生價值評價由集體本位向個體本位偏移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價值觀在結構上比較單一,以“無私忘我”、“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為根本。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伴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生由公費上學改為自費上學,大學畢業由國家統一分配改為雙向選擇、自主擇業。這些社會體制的改革和完善,無疑促使大學生對自我發展進行更多思考,客觀上推進了大學生價值取向個體化的發展進程。大學生雖能認識到個人只有依靠社會、集體而存在,個人離開了社會和集體就不能發展,但他們更加關注個人在社會、集體中的價值和認可度,更加註重自我價值和個性的張揚。他們不但強調社會價值,也注重自我價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價值觀中的精華,而且注意吸收傳統價值觀中的精華,開始在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傳統價值與西方價值的對立統一中,建構現代價值觀。

2.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實用性和功利性

今天的大學生對“空頭政治”、形式主義、禁慾主義已不屑一顧。他們渴望成才,企盼致富;他們關心事業,關心時事,關心經濟政策,關心“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他們講實效重現實,其價值觀具有鮮明的實用色彩,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是,這種實用性有時帶有一定的庸俗性,有的大學生過分看重“關係”、享受、金錢、地位和眼前,他們欣賞高尚但並不想擁有高尚,讚譽英雄模範但並不想成為英雄模範,少了一點人應有的理想和精神。近年來,校園文化所呈現出的商業化趨向也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功利性,如許多大學文學社團冷冷清清,做文學夢的青年越來越少;大學社團的發展更看重經濟因素,拉贊助、尋求投資已成為大學社團最時髦的活動。

3.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

當代大學生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處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劇烈變化的年代,傳統與現代觀念的衝突,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對抗,使社會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和多樣性。尤其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加速了全球信息網絡化革命,也帶來了各種意識形態的碰撞。各種思想跨國界交流,不同的政治立場、文化觀念、道德標準和生活方式在網絡上自由碰撞,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明顯影響。這種多元化的文化意識形態註定了大學生價值取向更具多樣化。

三、相關對策與建議

價值觀起着行為導向、評價標準、評價原則和尺度的作用。只有抓住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這一根本,才能正確引導大學生對人生理想與目標的探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認同並接受社會主導價值觀,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1.積極倡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主導性價值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價值觀並存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問題的關鍵已不在於人們是否認同價值觀的多元存在,而是人們的價值觀如何選擇,應該倡導、確立什麼樣的價值觀為主導價值觀。“任何社會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統治地位,為了保障社會的安定,都必然要把能代表本階級根本利益的價值觀作為社會主導價值觀加以倡導”。我國一貫倡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這一價值觀是穩固我國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高校應旗幟鮮明地堅持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

2.發揮高校職能,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1)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實踐證明,課堂教學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高校的“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道德修養”等課程中都包含着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內容。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將哲理與情趣融於一體,積極進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要使價值觀教育成為大學生歡迎、喜愛並切實從中受益的教學,儘量避免空洞的説教。

(2)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校園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具有明確的目的,通過特定環境的薰陶和滲透形成這一環境中人們共同的價值標準、信念追求、社會心理和行為規範。“大學的辦學理念主要體現了大學的價值觀,其校風、學風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着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大學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對大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克服教育過程中的功利化、實用化傾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體活動來營造一種健康、活潑、有序的文化氛圍,體現校園文化的時代特色。

(3)以社會實踐為途徑。“教育是一種導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導向”。實踐是價值觀形成的基本途徑。一方面,在校內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文化活動、社團活動、勤工助學活動等;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到校外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文化科技“三下鄉”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等,通過調查研究和為社會服務,全面瞭解社會,感受現實,使自己的價值認識與現實結合起來,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幹,提高綜合素質。

3.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要堅持“三個導向”

在校大學生價值取向總體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值得關注的問題。從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實際出發,筆者認為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應堅持“三個導向”,即文化價值導向、利益原則導向和理想信念導向。

(1)文化價值導向。文化價值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徵的本質,是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化價值與國家主權密切相關,失去特質的國家將喪失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進行文化價值導向,首先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時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青年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覺維護國家的獨立和統一。

(2)利益原則導向。對於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個體化傾向,如不能加以正確引導,就可能導致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潮的泛濫。對大學生價值取向進行引導,使大學生認識到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關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保護集體利益,個人也受益其中;維護個人合法利益,集體利益也會得到鞏固和張揚。同時,在利益衝突時,能夠自覺遵循“長遠利益高於眼前利益,全局利益高於局部利益,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準則。

(3)理想信念導向。大學生價值取向的世俗化傾向,容易使大學生陷入物慾的陷阱,迷失方向,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的正確導向是十分必要的。要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明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人不僅是一種物質的存在,還應該具有一種精神;人不僅要求得到物質的滿足,還應該有全面的自由的發展;人不僅是為己的,還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

4.把握特點,與時俱進,加強價值觀教育引導的實效性

“價值觀教育要建立在對大學生價值觀特點的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我國正處在以經濟全球化為大背景的社會轉型時期,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不斷變化更新。在這種情況下要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通過調查研究具體地動態地把握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發展變化的特點。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教育者並不真正瞭解今天的大學生,只是憑自己的主觀經驗和一些表面現象來進行教育,這也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工作處於被動,無法收到實效的原因所在。另外,高校教育者應具有開放的視野和現代化的價值觀,堅持與時俱進,按照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特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確立價值觀教育的目標,使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具有時代特點。一方面要以新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教育和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要重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充分發揮現代化媒體的作用,以現代化的工作手段和溝通手段與大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開拓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新領域。

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價值觀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在本次調查後推出了《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着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於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為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於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着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對於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為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發佈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數據,專科畢業生起薪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願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於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資質高於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説,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為,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淨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為,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諮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為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於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中華英才網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説,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鍊有助於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着不小的影響。中華英才網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為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為,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鑑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為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

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優秀調查報告價值觀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

他們是即將邁向社會的一羣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家的希望,他們是時代的象徵,他們純潔善良,熱情奔放,他們敢於冒險,勇於探索,他們就是當代的大學生。

目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於我國當前正處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在:

(一)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但也有人內心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

(二)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為國家,為集體作出貢獻,贊同以集體主義為價值的核心。但目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在部分大學生中也頗有市場。一些大學生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一當前事,先為自己打算。一些人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等價交換關係,時時從“利己“出發,對同學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毫不熱情,缺乏社會責任感。

(三)重才能輕道德品質。

一些大學生認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僅決定於個人的學識,才能,機遇和人際關係,而與個人品質無直接關係,故出現了“重才輕德”的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方面,而在個人道德上出現滑坡,他們在政治上不求上進,不講職業道德,為謀求個人利益而見利忘義。

(四)重奢侈享受輕艱苦奮鬥。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出現了高收入階層,不爆發者少者以高消費為榮,大肆揮霍,加之少數輿論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確引導,造成社會心態的躁動和失衡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次衝擊和影響,少數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費。在一些大學生中,講虛榮,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檔消費成風,他們把高消費看作是一種排頭,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

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教育己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市場經濟的負面消極影響。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市場經濟對廣大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樹立有促進的一面,如市場經濟的利益原則,對於當代大學生培養自強精神,以及敢於維護羣眾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有着積極的作用。

但不應諱言的是,市場經濟對當代大學生也具有負面的消極影響。市場經濟自身的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的消極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此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人們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加之社會上對“大款”們豪華的高消費生活有意無意的渲染使得人們心裏發生不平衡現象,這都使得錢的多少,成為不少大學生衡量人的價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二)社會不良思潮的滲透侵蝕。

隨着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商品大潮和各種思潮的衝擊下,人們的思想價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學生心目中發生動搖,一些大學生認為共產主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些人只知道這句話的前半句,豈不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們將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當好東西學習,從而迷失了自我以至在人生價值取向上出現了問題。

(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影響。

當代社會上存在的嚴重的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朽現象也給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地人生價值觀帶來不良影響。少數黨員幹部經不起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經不起市場經濟的考驗,忘記了入黨誓言,在金錢美女面前敗下陣來,成為不擇手段,以權謀私,揮霍國家財產腐敗分子。

(四)當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

當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着令人憂慮的弱點,這是造成其人生價值觀取向上出現問題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對他們來説,唯一的重要人生競爭就是大學聯考,故當他們跨入高等學府後,不少人就認為從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鬆一口氣,不再刻苦學習,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學生為獨生子女,其家庭環境優越,從未經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往往被家長當作小皇帝嬌寵,形成自私心裏,這使他們不可避免地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出現種種弱點,如只講索取,不願奉獻,自私自利等。

關於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價值觀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價值觀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信念和標準。判斷一個社會怎樣,不僅要根據它的經濟的發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麼樣的人。因此,研究當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特點及形成過程的影響因素,對於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是大學生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需要與客觀事物所能滿足這種需要的關係之間產生的觀念,也就是當代大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和現象進行評價、取捨的思想觀點。在新的社會轉型時期,研究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及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訪談和學生自我總結相結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內容包括社會態度,個人態度和行為方式三個方面。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態度是積極的,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們善於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報紙、廣播、電視特別是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們關注國際形式走向,關心國內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同時也關心下崗困難職工、貧困失學兒童等。大多數對人生價值觀的標準基本相同,對社會還是很有責任心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為偏遠貧困 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是務實的,在這次調查中,許多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而把努力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鍛鍊各種駕馭生活的能力,瞭解社會放在第一位。課餘時間很多學生通過書籍或網絡開拓知識面,涉獵廣泛。他們渴望求知,多學些本領,多掌握幾種技能,適應競爭,適應社會,已為大學生普遍認同。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是進取的、向上的。他們崇尚“人間自有真情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他們富於同情心、責任感和正義感。對現實社會充滿信心,並擁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誤區

人生理想的不明確和個人主義現象。在世界不斷變化和多樣化的衝擊下,不少大學生個人主義現象有所抬頭,表現在:只顧自己利益,處處為自己着想,並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不願意關心和幫助他人,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狹隘的個人主義現象嚴重。

拜金主義興起和急功近利的表現。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不斷提高,個別大學生開始接受並認為金錢至上的觀點,出現拜金主義現象。他們渴望金錢,以含金量作為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有些大學生過於看重和追求名利。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在我國當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構建當代科學價值觀的理論基礎,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是人們價值取向的實踐標準。要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使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學會歷史地、全面地認識社會,正確地把握社會的本質和主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擺正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把個人命運與國家興衰聯繫在一起。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他們克服過於看重金錢和名利的追求,從而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取向。

尊重大學生自我發展意識。正確的自我發展意識有利於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有利於大學生髮展自己的長處,更能增強他們對社會的適應性。對此應予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

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是他們懂得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分不開的,幫他們克服過於看重個人的發展而忽視社會發展的價值觀。給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以廣大人民羣眾為主體的社會實踐,藴藏着豐富的精神營養,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雖然這一次的調查分析中我們僅僅是探討了本校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中小小的一個區域,但是,作為這一次調查主體的同齡人,我們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來自於我們和所有調查主體身體裏的青春和朝陽的氣息,儘管也會有頹廢的時候,但是通過這一次的調查,我們仍然堅信:世界的明天會因為我們而變得更加美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z9jg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