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職業調查報告(精選5篇)

職業調查報告(精選5篇)

職業調查報告(精選5篇)

職業調查報告 篇1

調查目標:瞭解會計事務具體流程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調查對象:信佶(深圳)電腦配件有限公司

調查方式:實習

調查內容:通過實習,初步接觸會計工作並且熟悉會計工作作流程。學習原始憑證分類及簡單憑證的填制,簡單瞭解會計電算化和了解公司的有關財務制度等內容。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會計的工作,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繫於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一、實踐調查的目的

(一)、實踐調查的意義和目的

此次的實踐調查為我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我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感受生活,瞭解在社會中生存所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在實習期間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從而意識到我以後還應該多學些什麼,加劇了緊迫感,為真正跨入社會施展我們的才華、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也為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積累了更多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

(二)、公司概況

信佶(深圳)電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汽車線束及周邊插接件儀表,醫療設備用線、光纖電纜、計算機接口設 備用連接線、通訊及網路線、多媒體連接線、家電產品用線、電源線等各類連接線纜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自建廠房佔地面積約20xx0平方米的花園式生產基地,其中工程專業設計,質量管理人員共達50 餘人,員工總數達1000餘人,多數已從業多年,擁有豐富的專業能力與工作驗. 公司是1995年成立,不僅能提供端子、膠殼各類插頭連接器,還可按照客户產品的連接要求,為客户專業設計和生產各種經濟、實用、功能先進合理、特殊的連接線束、電纜和轉接線.期以來,信佶公司以“不斷 自我鞭策,足客户要求”為品質承諾;執行“全員參與,追求卓越;全面品管,尋求創新;貫徹制度,力求永恆”的品質政策;秉持“最高服務,最低抱怨;最高品質,最低成本;最高產能,最低人力”的品質目標,以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及強大的研發能力,為客户提供最優質、最完善的服務.業使命。

二、實踐調查的內容和過程

我是經人介紹才去深圳信佶電腦配件公司的,剛開始去此公司的時候,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那時,我就認真的告訴自己,要好好的利用這次機會,我相信,只要我認真實習,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但後來很多東西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好它很不容易。

剛進去的時候,首先讓我熟悉了一下車間的環境,在這裏我第一次看到了所謂大家説的“流水線”。這個公司有十多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上做的產品都不一樣,每條生產線上又有十多個工位,分別都有做備用連接線、通訊及網路線、多媒體連接線、家電產品用線、電源線等各類連接線纜。接着去了財務室,財務室人員不多,一個會計,一個出納。

在第一週時,先對公司的財務有了初步的瞭解,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為重要。在第二週裏僅僅幫忙填表格,一張小小的表格可是最初的原始憑證,一點也不能粗心大意,漸漸的學習如何根據原始憑證並運用軟件來進行幾張憑證的編制,剛開始挺緊張的怕出錯,漸漸的就好了。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完全記錄正確的,需要長時間的熟練才能熟悉。第三週裏學習和了解了公司的有關財務制度,對財務人員的崗位主要職責有了些認識:一是進行會計核算;二是實行會計監督;三是擬定本單位辦理會計實務的具體辦法四是參與擬定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五是辦理其他會計業務。後來的日子裏進行了該公司月末的財務核算,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會計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瞭解了財務會計的全過程及會計核算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會計的整個審計、核算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會計事務的適用及適用範圍。跟隨財務人員,核實會計事實。真正瞭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司財務人員做好帳本的調查筆錄和日記帳事蹟做好帳簿的裝訂歸檔工作。經過一月的實習,我從客觀上對自己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論與實際的關係。

三、公司在財務會計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認為該公司在財務會計方面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帳務處理不準確。

2、會計憑證不規範。

3、會計檔案整理不規範

4、偶爾存在違規的操作處理

5、還沒有現在大公司的數據庫系統管理,只是一般的ERP

四、實踐調查心得

通過一個月的實習,使我受益匪淺,具體的實踐體會如下:

1、作為一名會計人員,首先要求的就是耐心細緻。只要出一點差錯就會導致很大的損失,這也會使決策者的分析導致有偏差。

2、要認真瞭解公司的整體情況和工作制度。只有這樣,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3、在人際交往問題上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和與人溝通。社會是個大課堂,我們每天接觸的人形形色色,不再是狹小的象牙塔了,我們只能是去適應社會而不是妄圖改變才能有良好。與同事相處一定要禮貌、謙虛、寬容、相互關心、相互幫忙和相互體諒。

4、在工作的時候我們應該要保持嚴肅認真的態度,不能夠像是平常那樣不注意場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我們在工作中少出錯,少給公司帶來損失。還有在工作中我們要多聽、多看、多想、多做、少説,要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關鍵是看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只有端正好態度,才能夠把工作做好。

5、要學會虛心,因為只有虛心請教才能真正學到東西,也只有虛心請教才可使自己進步快

6、不管是在學習上要學會承擔錯誤。由於自己造成的錯誤有要勇敢承擔並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而不是推卸責任,這對自己將來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將尤為重要。

五、實踐調查總結

總而言之,在這段實習期間,雖然自己感覺到很辛苦很累,可是一切都挺值得都有意義。我我們在學校裏學到的很多都是最基本的知識,很多人認為學校裏的知識在以後自己進入社會後會用不上,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沒有書本上的知識來作鋪墊,不可能會有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的能力。這段時間以來,我明白了其實只要自己認真的工作,用心的去發掘,敢於動手嘗試,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人際關係上,我在這認識了很多朋友,懂得了怎樣才能更好的去和人相處。當然在這給我的啟發也很大,我知道我以後會遇到許多新的東西,這些新東西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新感受和新體驗,也會使我以後的人生更加的有意義。

職業調查報告 篇2

當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時髦的話題,許多大學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或是專題報告與講座,網絡上也大肆炒作,一時間職業生涯規劃成了大學畢業生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但不少大學畢業生還沒有真正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確切含義,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不瞭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程序,缺乏進行規劃的具體技巧。所以不少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或冷眼相對,或茫然無以適從,或使規劃流於形式,或不顧主客觀條件任意隨自己的興致來"規劃",這都會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的應有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職業生涯規劃及其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瞭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②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於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着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脱穎而出並保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着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歎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歎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係、口才等條件,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後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主要內容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瞭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幹什麼、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麼等問題。

2、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瞭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瞭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才能、性格、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①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②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職業調查報告 篇3

90年代新好青年,獨生子女第一代……現在的大學生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11月20日後,各招生單位將會蜂擁進入各高校搶人才。那麼究竟大學生們最喜歡去什麼企業?他們的就業價值觀是什麼?他們怎麼找工作?最近,由教育部主辦的《中國大學就業》雜誌所做的一份《首屆大學生就業首選企業調查報告》就對此給出了答案。

大學生最希望從事什麼職業?

不同單位之間存在着各種差別,而同一個單位內部職位也是千差萬別的。就像計劃經濟時代工廠裏“坐辦公室”與“進車間”一樣,這中間不僅有工作環境、工作待遇的差別,同時還有工作地位的差別。這次調查的職業問卷欄中專業技術(26%)、管理(24%)和策劃(19%)等位於前列,而這三種職業也是目前社會上比較吃香、發展前景較好的,現在大學生在職業的選擇上更加趨於實際,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職業價值觀方面大學生對社會的趨同。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擇業與畢業生本身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距離。

前三位之下順延為銷售人員8%、行政人員8%、公關人員7%、財務人員4%和其他4%。

大學生選擇職業的標準是什麼?

高校學生職業價值觀隨着社會的發展近幾年有了較大的變化。據1995年浙江大學學生就業價值調查和1996年《北京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收入高是影響畢業生選擇職業的第一因素。而對這次大學生首選企業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影響畢業生就業的第一因素為發展前景(19%),其次為施展才幹(18%)、薪酬福利(16%)。雖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響畢業生選擇就業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雙方面的,對學生來説,就業的心態理性化,心理上比較穩定;對用人單位來説,則個人事業發展前景上更多,變提供高薪福利為提供人才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從而迎合畢業生在事業成功和實現個人價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環境佔13%、經濟效益佔11%、所在城市佔9%、專業對口占4%、出國機會佔4%、解決户口占4%、知名度佔2%。

大學生最願意去哪個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為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學生將它作為第一就業目標,北京(27.67%)和深圳(12.13%)緊跟其後,廣州、大連等城市也是大學生比較嚮往的就業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憑其獨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調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廣州6.85%、大連5.01%、西安1%、重慶0.94%、武漢0.52%以及其他城市共佔13.79%。

大學生想掙多少錢?

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數據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工資底線從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們考慮一些專業、學歷的差異以及地區間的差異,依然可以認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發達地區、大城市的學生工資要求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區學生的要求。

本次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們對薪水的要求並不低,在回答“您求職要求的工資底線”時,近六成(56%)人的選擇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工資底線平均值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資在1500-XX元,認為-3000元比較合理的佔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佔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數和1000-1500元其中認為每月能掙4000元以上的與希望值在1000-1500元的大學生數量相當,各約佔15%。只有9.4%的人滿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資。

據國家城調總隊的XX年全國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是深圳,人均為21577.24元。我們僅與深圳進行比較,他們的平均月收入也不過1798元,可見,大學生對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較理想化的。

大學生,一定得“專業對口”嗎?

那句成語“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當問到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時,44%的人回答“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30%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説有近3/4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兩成。甚至為了某種原因願意放棄專業的佔5%。經常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説,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個單位能留大學生多久?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職業穩定性相對來説在1-3年。充滿着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死守飯碗已經成為過去時,不跳槽才難。

當被問到“您打算在第一個單位工作多久?”時,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還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內”,如果按照通常情況下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為5年的話,再加上還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個單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內會有70%的人離開第一份工作。希望“儘量穩定下去”的只有兩成。

大學生們希望多大歲數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歲間打拼出一番事業。20%的人希望成功時間是25-28歲。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歲間。在35-45歲間磨練有成的佔9%,無所謂的佔9%,希望25歲以下年少即得志的佔2%,希望自己在45歲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釣遇文王者最少,只佔1%。

大學生找工作準備什麼?

大學生們清楚地定位了自己應該具備的個性品質,他們認為企業看重的個性應該是“勇於創新”(18%)、踏實(17%)、合作(16%)、樂於參與競爭(10%)等,與信息時代倡導的個性特徵相吻合。

而面試是將這些自信和氣質的外在化體現。要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1/4的人覺得在求職過程中最有必要購置的是“面試服裝”,22%的人覺得手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15%的人一定會在找工作過程中添置bp機,13%的人會特意購買電腦,當然書籍(8%)、上網卡(6%)、化粧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們為找工作做了預算,四成人準備花500-1500元,還有23%的人準備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準備花100元以下。

職業調查報告 篇4

為認真貫落實黨的精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局抽調5名業務骨幹組成調研組,對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開展了一次專題調研,理清了培育現狀、剖析了問題根源、提出了建議意見,供縣委政府領導決策參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基本現狀

(一)職業農民數量逐步增加,但整體素質不高。20xx年以來全縣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660人。其中中專及以上學歷的249人,佔15%;高中學歷的415人,佔25 %;國中及以下學歷的998人,佔60%。50—60歲的249人,佔15 %,35—50歲1179人,佔71%,35歲以下的232人,佔14 %。男性1292人,佔77.8 %,女性368 人,佔22.2 %。整體文化偏低,年齡偏老,佔比偏小。

(二)新型主體隊伍逐步壯大,但行業分佈不均。20xx年以來,全縣共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5個、家庭農場31個、專業大户77個、農業公司1個。從事種植的12個、養殖的 110個、農機操作服務的210個、農資經營服務的120個、種養結合的21個,專門從事加工、營銷的幾乎為零。行業分佈明顯失衡。

(三)非農產業轉型逐步湧現,但經管能力不強。20xx年以來,大量在外從事非農產業的成功人士特別是建築業紛紛轉型躍身農業產業行列,但除極少數具有較強的市場把控能力,取得了較好成效外,相當部分人對農業生產技術不懂、風險分析不夠、市場研判不足,盲目投資慘淡經營,最後關門大吉。

二、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存在的問題

通過深入調查瞭解分析研判,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培育對象遴選難。一是符合條件的越來越少,新型職業農民年齡必須在18歲以上60歲以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補助資金項目每人每三年只能享受一次,經過幾年的培訓,符合條件的人越來越少。二是主動參與的越來越少,部分符合條件的,覺得既要耽擱時間不能打工掙現錢還得自己倒貼車費,而不願參加培訓。三是能夠堅持的越來越少,部分願意參加培訓的,又因家中產業無人管理而無法離家參加培訓,導致了培育對象遴選難的現實問題。

(二)教育培訓矛盾多。一是教學時間上的矛盾,每年8月份才下達資金文件12月上旬就要交賬,真正用於培訓的時間不足2個月,且培訓啟動時已處在隆冬季節,難以找到種養業田間實景課堂,培訓抽象效果不佳,但為了不被考核扣分追責,只能趕進度無法顧及效果。二是資金使用上的矛盾,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培訓地點在農村對象是農民,不給誤工補貼無人蔘訓,培訓學員用餐證照齊全的地方太遠不現實,就近安排農户家中無證無照無法刷卡。三是制度設置上的矛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是先培訓後補助,培訓機構要先墊付大量的資金,經驗收合格後才能申請項目補助,墊資就要產生大量的資金利息等費用,又不能在項目中支付,同時還要接受若干次檢查,公益機構和民辦機構都不願承擔。

(三)後續扶持力度小。受地方財力限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要靠國家項目支持,項目規定補助資金的90%必須用於培訓,只有10%的資金用於認定管理和跟蹤服務,培訓合格通過認定之後基本沒有什麼後續支持手段,體現不出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的含金量和優勢。20xx年國家下達的補助資金項目被整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從此中斷。

三、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對策建議

新型職業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要解決將來十年、二十年後誰來種田、種好田的問題,必須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壯大隊伍提高素質。

(一)要放寬培育對象的遴選條件。受職業農民遴選條件的限制,以前培育的新型職業農民年齡大多都在45歲以上,他們文化水平較低、思想觀念陳舊,也即將老去。為防止職業農民青黃不接、斷檔缺位、無人種地的悲劇,應及時放寬培育對象的遴選條件,打破户籍、身份、區域、產業規模的禁錮,把大量有知識有文化的城鄉青年特別是中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作為重點培育對象,確保農業後繼有人。

(二)要降低職業農民的扶持門檻。目前雖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是門檻太高,除了個別特別優秀的職業農民外,絕大多數職業農民得不到國家的扶持。為充分調動廣大職業農民的積極性,應及時降低政策扶持特別是對產業規模要求的門檻,只要是立志服務於農業的不管規模大小,都應給予支持,讓小規模的職業農民在國家政策扶持下逐步成長,發展壯大,最終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主力軍。

(三)要加大職業農民的支持力度。目前對職業農民的扶持主要是管吃管住的短期集中教育培訓、較大規模的土地流轉和品牌建設方面的一次性補助,這遠遠不夠。要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讓新型職業農民有機會承接實施農業公益服務項目,把職業農民產業基地作為高產創建主戰場,在信貸、品種、技術、信息、保險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除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外,本級財政也要加大支持力度,解決職業農民集中培訓的車費和誤工補貼,把職業農民證書作為金融信貸抵押物體現含金量,讓創業者得實惠,讓觀望着有觸動。

(四)要改變職業農民的培育思路。近年來很多非農產業的人士躋身農業行業,但是由於不懂法律規定、不明行業風險,特別是20xx年的環保風暴,很多養殖場被迫關閉甚至強拆,給各地養殖企業帶來了血的教訓。因此,今後更應加大創業前的教育培訓,系統學習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準確把握創業方向和產業定位,為創業者打開探照燈繫上保鮮繩,降低創業風險,提升創業成功率。

(五)要創新職業農民的培育機制。要把職業農民培育納入縣鄉兩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把保證鄉鎮農業科技人員有70%以上的精力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和指導,把職業農民納入基層幹部選拔範疇,讓政府為職業農民搭好產業、經濟和政治舞台。要大力宣傳職業農民的扶持政策和成功典範,讓優秀的職業農民走上領獎台戴上大紅花,讓職業農民感到光榮,讓農業成為體面的職業。要分類認定流動管理職業農民,按照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兼顧行業發展比重,分類認定可進可出。

職業調查報告 篇5

現在是萬眾創新的時代,農業也是一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調查報告,請閲讀,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新型職業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的中堅力量,加大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育,培育壯大農村技能型、知識型人才隊伍,是解決“三農”問題中將來誰種田、種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需要。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縣新型職業農民,根據縣政協要求,我們對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縣農業農村勞動力資源情況

我縣鄉村人口172461人。有勞動力資源90563人,佔鄉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勞動力資源佔59.3%、女勞動力資源佔41.7%。在農業農村勞動力資源中鄉村從業的人員85536人,佔勞動力資源總數的94%。在從業勞動力中真正從事農業的只有41693人,佔鄉村從業人員的48.7%。20xx年外出(含離鄉)的勞動力28888人,佔從業人員總數的33.8%。

二、縣新型職業農民情況

我們不完整的將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户、農村能工巧匠、農機維修工、農村操作員、農村經紀人等作為新型職業農民來統計的話,據不完全調查統計,目前,全縣共有新型職業農民2916人,佔鄉村從業勞動力總數的3.41%。其中,臍橙、茶葉、刺葡萄、蔬菜等種植能手397人,佔新型職業農民總數的13.6%;生豬、肉兔、甲魚、山羊等養殖能手324人,佔11.1%;茶葉等農產品加工能手70人,佔2.4%;農民合作社帶頭人175人,佔6.07%;農村經紀人82人,佔2.8%;動物防疫員124人,佔4.25%;農機操作手430人,佔14.74%;農機維修員200人,佔6.86%;蔬菜園藝工、農村建築匠、沼氣工、漁業船員等能工巧匠359人,佔12.3%;農民信息員170人,佔5.82%;鄉鎮旅遊員335人,佔11.49%;鄉鎮獸醫員、農藥銷售員、獸藥經銷員250人,佔8.57%。

三、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主要途徑

新型職業農民是近兩年提出的新概念,在農民培育上,目前我縣主要有四條途徑:

(一)縣農糧局的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為提高農民勞動力轉移技能,增強就業能力和科學種田水平,從20xx年開始,農糧局開展了以陽光工程為重點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每年培訓農民在20xx人左右,到20xx年培訓農民15900人次。同時結合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器械推廣,每年還開展速成技術培訓5000人次左右。

(二)縣果茶局每年開展柑橘肥水管理、修剪、黃龍病防控技術培訓1000人次左右。

(三)縣就業局每年開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2600人左右,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推動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四)縣職業中專每年開展職業知識教育20xx人左右。

四、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從新型職業農民現狀看:

一是數量嚴重不足。全縣共有新型職業農民2916人,佔鄉村人口總數的1.69%,佔鄉村從業勞動力總數的3.4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中專、高中以上學歷佔3.9%的比例,比現代農業發達縣市農業農村人才佔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佈不均。從此次統計的數字看,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大多集中在種養方面、農機操作維修和農村能工巧匠方面,種養能手合計721名,佔總數的24.7%,農機操作維修630人,佔21.6%,農村能工巧匠359人,佔12.3%,而加工、管理、經營、農村經紀人、技能型等其他類型人才嚴重不足,人才行業分佈極不平衡。

三是結構不夠合理。從年齡結構來看,青年農村實用人才數量較少,大部分農村實用人才年紀在45歲以上,隊伍普遍年紀較大,有進一步老化現象。

四是從文化知識結構來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較多,且大多數農村實用人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技術技能教育,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層次人才緊缺。從性別結構方來看,女性農村實用人才少。

(二)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時間上存在矛盾。新型職業農民系統培訓真正要讓農民系統掌握一門基本的業務技能,需要較長時間,按省要求生產經營型至少要15天以上,專業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現階段農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務農的大部分50歲以上,而且都經營着如臍橙、水稻、生豬等一、二項主要產業,要離開家中一、二天也許還可以,要五、六天離開家來學習培訓,家中的產業受到影響,相當困難。即使走得開,農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訓五、六天就少賺五、六百元,一般農民是很難想得開的。

二是學習內容上矛盾。要提高農民專業技能,就必須系統的學習培訓,而且需要較長的時間。而50多歲以上的農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較低,聽系統的學習乏味,甚至聽不懂。短期快餐應對式培訓、培訓時間短、重點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要系統提高農民的業務技能又很難。

三是培訓經費上矛盾。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經費如果可以爭取到上面項目支持,農民培訓的教材、吃、住等費用是可以解決的。但培訓還要資料整理等管理費用,這部分費用都是要縣財政配套解決的,而目前大部分縣財政配套資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訓上,存在部門多做事、多墊錢,沒有積極性。

(三)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渠道看:雖然有農業部門、人事就業部門、教育部門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訓居多,很難達到提高整體綜合素質的效果。

五、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幾點建議

新型職業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係我縣現代農業發展進程,最現實的關係到將來十年、二十年後誰來種田、種好田的問題。如何推進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建議如下:

(一)建立激勵機制,調動農民參與培育積極性。如對於培訓合格的新型職業農民頒發合格證書,新型職業農民在發展產業上給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貸、用地、品種、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別是項目和資金扶持,使他們實實在在得到看得見、摸得着的好處,充分調動新型職業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同時設立政府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金,對於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5天以上培訓合格的,除來回車費、吃住報銷外,還給予適當的誤工補貼。

(二)切實提高培訓質量,保障培訓效果。如培訓內容要切合當前實際,農民有強烈的需求;培訓教材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俗易懂;培訓的師資力量,既要有較好的理論水平,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使農民學了幾天真正學到知識,嚐到甜頭。

(三)保障農民培訓經費,調動部門積極性。縣財政要站在支持農業農村長遠發展的大計上,支持農業,切實保障培訓部門的工作經費,最基本的項目配套經費必須到位,做到既有錢養兵,也要有錢打仗,調動培訓部門的工作積極性。

(四)改革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途徑,培育農業農村持久人才。目前的農業部門、人事就業部門對農民的培育對象都是中、老年為主,而且都是在家從事農業農村的為重點。這部分勞動力,十年、二十年就老化。真正農業農村的後繼力量還是在現在的青年人,因此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點、應該在八O、九O、甚至00後身上,因此加強現在初、高中的農業職業技術教育,應該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長遠之計。這幾代人,不管他以後種不種田,他們生在農村,有農業切身體會,將來不能打工了,回來農村了,也有知識的積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o0r86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