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公益視野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公益視野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公益事業的發達程度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它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性公益事業,是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有益補充,是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環節。

公益視野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一、扶貧濟困,公益事業實效凸顯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市公益事業逐步發展,在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着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市城鎮有162户275個困難人口、農村22631户40854個貧困人口,64569殘疾人,要解決好這些弱勢羣體面臨的困難,不僅需要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市2019年2月成立慈善總會, 2019年1月成立慈善基金會。6年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廣泛參與,我市慈善事業發展迅猛,全市累計募集善款7000萬元,救助支出3200萬元,救助困難羣眾13839人次,在助醫、助學、幫殘、撫孤、救災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9年下半年起,我市啟動鎮級慈善分會建設,全市16個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全部建立慈善會,形成了以市慈善會為龍頭,鎮(開發區)慈善分會為依託的慈善組織網絡體系,全市公褒事業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多年來,**市婦聯積極參與全市慈善事業的發展,以孤寡老人、貧困單親母親、孤貧兒童和留守兒童以及下崗失業人員等為重點服務對象,以社會救助、慈善公益、優撫助困、敬老扶幼、法律援助等作為重點服務領域,先後募集資金150餘萬元,幫助86名貧困女大學生圓了大學夢,資助近千名孤貧兒童繼續學業,為我市公益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正視形勢,公益事業任重道遠

我市公益事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我市困難羣眾、弱勢羣體的實際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宣傳認知力度不夠。公眾對公益事業的認識非常模糊,慈善意識還比較淡漠。多數人都認為公益是企業家的事,是有錢人的事,公益活動只是對少數人的一種暫時的、消極的救濟,實際上公益是一個人人都能為、人人都應為的事業,它是一個有責任感和道德觀念的社會成員具有的基本素質,它是公民權利和仁愛理念的結合,是人道主義、人文關懷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結合,是公眾的點滴奉獻成就他人夢想的善舉。

二是社會力量盤活不夠。關心、關愛弱勢羣眾的發展離不開慈善事業的幫扶,但僅僅依靠慈善部門力量還顯得有些薄弱,還需要引導更多的社會組織、義工隊伍共同努力,才能達到萬眾一心,共促和諧的社會效果。

三是救助項目開拓不夠。目前,我市開拓的公益救助項目雖然涉及到醫療、助困等方面,但是遠遠不能惠及到各個層面。舉個例子來説,我市特困單親母親3811人,據初步篩查,患兩癌(乳腺癌、子宮癌)的農村特困婦女多達216人。這部分人雖然享受了低保照顧,但是家庭貧困,再加上高昂的醫藥費,生活十分困難。而社會救助手續繁雜,救助落實的資金只能是杯水車薪,且救助的方式為個人先治療,再申請,使得一些特困婦女往往是望而卻步,有的乾脆放棄治療和求助。還有孤兒收養、孤寡老人的贍養對貧困家庭等等的救助都還多多少少存在欠缺。

四是內生動力激發不夠。目前我市的公益資金多依靠先富起來的企業和個人貢獻力量,反哺社會,然而部分企業和個人對社會的回報不如人意,救助工作流於形式,缺乏長效機制引領和制約,導致慈善救助往往有頭無尾,影響參與者的積極性,最終造成慈善事業的內生動力不足。

三、借力生力,公益事業循環發展

一要加強教育引導,形成全民慈善理念。慈善事業不是靠一人一時、一朝一夕之力傳承和發揚的,它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要廣泛地利用網絡、報刊、電視等媒體宣傳慈善事業的歷史和發展狀況、慈善愛心人士和企業的先進事蹟等,多方合力、多管齊下,形成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形成一種榜樣的引導作用和社會輿論氛圍,鼓勵激發更多的捐贈行為,弘揚“慈善光榮,助人為樂”的新風正氣,擴大慈善影響力和覆蓋面。

二要爭取社會聯動,合力共推公益發展。慈善事業要得到發展,政府、社會、個人的推動必不可少,尤其是在慈善事業發展的起步階段,更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要重視支持社團組織參與慈善事業,進一步整合公益力量擴大慈善事業的受益面。要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慈善活動,促進慈善類民間組織的發展。要藉助開發的“希望工程”、“春蕾圓夢工程”、“康海助孤工程”等公益品牌借力生力,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投身公益事業。要扶持社工組織發展,激發社工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號召更多的志願者參與到弱勢羣體的幫扶工作中來,努力在全市形成慈善工作“全面開花、處處結果”、慈善組織健康發展的良好氣候和氛圍。

三是拓寬扶助項目,增強慈善救助能力。要在原有的扶助項目基礎上,開發新的救助項目,尤其對一些家庭十分貧寒,救助需求十分迫切的幫扶對象,在嚴格把關的基礎上做到能幫盡幫。與此同時,要確立“以項目進行募捐,以項目落實救助”的思路,圍繞“老百姓急需的、政府關心的、捐贈者樂意的”問題,策劃出一批慈善新品牌,以募捐善款。要重點解決羣眾基本生活困難,幫助困難羣眾排憂解難,提高困難羣眾的生活水平。

四是規範透明運作,提高自我生存能力。要充分調動企業的慈善熱情、激情,通過税收優惠、宣傳報道、進行“慈善獎”的評選等鼓勵形式,引導企業設立慈善基金,方便履行社會責任,擴大企業知名度。推動慈善組織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決策、執行和監督分離的運行機制,建立規範、公開的財務管理制度,捐贈款物使用的追蹤、反饋機制和公示制度,及時向社會公佈捐贈款物的使用情況。要研究慈善資金的使用方向,公開透明,將募集到的資金用到困難羣眾急需的地方去,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益,增強慈善組織的公信力,最終實現慈善組織在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補充作用,有效助推社會公益事業和諧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7em6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