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青春助力圓夢中華”調查報告

“青春助力圓夢中華”調查報告

“青春助力 圓夢中華”調查報告

“青春助力圓夢中華”調查報告

——以湖南省常德市為例

摘要:

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以及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推進學校實踐育人工作,我校開展了“青春助力 圓夢中華”社會實踐活動。

在這次調查活動中,我與居委會的兩位大伯走訪了幾位抗戰老戰士的家,對他們的生活狀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他們也向我們述説了當時戰爭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抗日戰爭 老戰士 尋訪調查

社會實踐內容: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社會實踐時間:XX年7月27日至XX年8月8日

社會實踐地點:湖南省常德市

實踐人員:胡夢婷及當地居委會

實踐方式:實際走訪調查

一、調查概況

根據調查顯示,健在的老兵越來越少,身體狀況大多不容樂觀,很多人的思維也已經不清晰。抗戰老兵的敍述豐富了抗戰歷史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歷史的看法及思維方式。

我與當地居委會的兩位大伯利用了一週時間走訪了現居住在常德市幾位老兵。

漢壽籍抗戰老兵莫退,今年94歲,1937年當兵,1945年回家務農,解放後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備受牽連,一生困苦潦倒。 “身體還好,天氣好就一個人拖一部板車沿鄉村收點荒貨,賺幾個零用錢。”春節前,記者走訪莫退時,他的手裏拿着剪刀針線,縫補着一件舊得不能再舊的上衣。他住的木板房已經傾斜,房屋一邊搭起一個木棚當廚房。莫退指着土灶上方懸掛的兩隻臘雞説,他和老伴現在偶爾能吃一頓葷菜。

湖南老兵之家常德志願者向曉霞介紹,我市現存的42名老兵中,35位生活在農村,年齡最小的已經83歲,最年長的已99歲,大多生活困苦,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從去年開始,約九成老兵開始享受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每年200元至3600元的救助。

談及抗戰老兵的現狀,向曉霞説:他們不害怕死亡,只害怕被遺忘,害怕帶着期待和絕望孤獨地死去。經歷了硝煙戰火,抗戰老兵最期盼的是,在有生之年得到社會對他們抗戰的承認和肯定。

XX年8月15日,風和日暖,定居江蘇邳州市的石門籍老紅軍孫鳳第四子孫昌平夫妻,攜兒子,兒媳,孫子,女兒,女婿,外甥,侄子,侄媳,侄孫等老少大小11人分乘兩台專車自邳州出發,當天到達石門。孫鳳原名孫繼浩,1934年與弟弟孫繼柏雙雙跟隨賀龍元帥長征,曾是楊德志,張震將軍的部屬。孫繼柏出師未捷身先死,犧牲於貴州石矸縣。孫鳳1954年隨妻子定居江蘇邳州後,對老家石門縣太平鎮穿山河念念不忘,但卻沒有機會一償回鄉愿,便常常為鄰居和子女講述石門樁巴龍的傳説,以此表達懷念家鄉的心情,臨終囑咐其子務必回鄉尋根祭祖。

1948年,陳志雲在長春投誠,隨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者,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返鄉後一直務農,生活貧困。文革結束後,陳志雲擔任了多年村幹部,他對自己遠征抗日的那段經歷,一直很少提及。去年9月,當關愛老兵志願者尋訪到他時,陳志雲説起自己的抗日經歷,激動得嚎啕大哭。得知關愛抗日老兵網將為他頒發一枚“抗日紀念章”,夏天裏打着赤膊的老人急忙找出一件襯衣穿上。 戴上“抗日紀念章”時,老人昂首挺胸,眼淚卻奪眶而出。

桃源籍老兵譚偉林告訴記者,他們是別人眼裏的“國軍”,包括他在內的很多抗戰老兵,都很害怕世人的眼光,只能將自己浴血抗戰的記憶深藏在心底,甚至不敢對兒孫提起。但收到“抗日紀念章”時,所有老兵都激動得老淚縱橫。“這是社會對這段抗戰歷史的承認。”鼎城籍老兵寧建秋的兒子坦言,風燭殘年的父親在物質上沒有要求,只渴望得到國家的肯定。

二、問題與建議

(一)問題

1.身體健康堪憂。

2.物質保障不足。

3.亟需精神關懷。

(二)建議

1.關愛抗戰老兵,給予一定的醫療保障。

2.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各類活動,幫扶老兵生活,改善物質條件。

3.老兵應該充實自己的生活,多培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凝聚社會力量,組織老兵之家等機構啟動老兵關懷計劃。

三、總結

通過這次走訪調查,我們瞭解到了更多的抗戰歷史,真實的感受着那些抗戰老兵的艱難與困苦。這些由老戰士口述的抗戰歷史更具客觀性與真實性。不僅豐富了抗戰歷史的內容,而且改變了“精英歷史”的思維方式,也提供了一種新的歷史思考方式。這些老戰士的存在,提醒着我們重視歷史,尊重歷史真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06voky.html
專題